2019年04月30日 11:26
4月24日早上,一张老师戴着护腰,在投影幕布前站着授课的照片,在医学院(护理学院)教师群中传开,大家纷纷“点赞”并留言“感动”“注意身体”。担心老师的身体状况,副院长符佳去到授课的教室门口,默默观察了好一会。
腰椎两处骨折坚持授课 李老师好“刚”
故事的主人公是医学院(护理学院)李斌老师。4月19日,他在家意外摔倒,造成腰椎横突两处骨折,医生嘱咐需卧床疗养3周。周末两天加上没课的周一周二,他休息四天后,到了周三,全天共有两个年级的四节课。为了不影响课程进度,李老师评估了自己状况后,戴着护腰,走进了课堂。
临床(本)2017级2班的全体同学们看到李老师的“奇异”打扮,脸上写满疑惑。为免同学担心,也不影响上课,李老师打趣说:“束腰,用来减肥的。”但身体的疼痛始终伴随着,“腰椎是身体的中轴,身体各部位稍稍用力都会牵扯,让人感受到痛感。”课上,李老师搬来椅子,但还是坚持站着授课30分钟,实在难受,才扶着把手借着力,将身子慢慢往下坐。
坐一会,他又忍不住起身。这时,他两手扶着椅子把手,侧着身子慢慢往上抬。“课堂需要有变化和刺激的,病理学也是形态学,要调动气氛,不然学生很容易疲劳。”考虑到这些,李老师又频频起身,走到幕布下指着PPT上图片跟同学们讲解,又走到回答问题的同学身边互动交流。
“病理课(上得)感动”。有同学在QQ空间写到。下课后,同学们找到课代表代斌博,询问老师的病情,表达关心。在成都大学发布的博文评论区,同学们以极大的热情“盖楼”留言:“感谢您”,“好老师”,“特别好的一个老师(喊破音)!”
面对大家的关心,李老师性格里的直率和淡然表露得淋漓尽致,哈哈笑着:“我是学医的,对自己的身体有把握。但大家的关心让我感觉非常温暖。”
自费设立奖学金 三年资助30多名学生 “尽我所能”
“学医是很苦的,我希望能让他们轻松一点点。”李老师一直秉承这样的教学初心。尽己所能,李老师将此奉为信条,关心学生、爱护学生、体谅学生,让学生内心始终涌动着满满的温热。
2016年开始,他每年拿出2万元,在学院设立了基础医学奖学金。奖学金的评选只看一条:学生基础医学课程的几门课程的平均分。“这些课程从大一延续到大三,很考验学生学习的延续性,一门课程稍微落了都不行,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往往只有小数点后的差距。连续三年,已有31名同学获得奖学金。“人生中一点小小的鼓励,有可能点燃学生自信心,也能激励学生学习,成为改变他人生的一个契机。”李老师说到设立奖学金的初衷。曾两次获得这个奖学金的汪靖说:“虽然没有上过李老师的课,但李老师的热心和温暖,全院都知道。”
2017级临床(本)1班的代斌博说,李老师非常热心、负责,上课总是提前15分钟到教室,同学们的作业、实验报告,李老师会认真批注,遇到应该改善的地方还要特别提醒学生。上课非常幽默,讲到心血管系统的洋葱皮样病变,李老师引用过来大家耳熟能详的《洋葱》歌词,以便理解。课间,他时常唱上一两首,帮同学们醒脑。“前两天刚刚给我们唱了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。李老师还是一个内心很丰富的人,日常生活的小事都会发到QQ空间与大家分享。”
尽己所能,他竭力帮助学院解剖室优化升级;尽己所能,他利用自己在业界的资源,为同学们学习提供更多难以接触的资源;尽己所能,他当引路人,为学生学习、考研、就业积极奔走。
他说大学老师最重要的就是:一要教会学生学习,二要教会学生看待社会,树立正确的是非观,三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他,“要对得起学生叫你老师!”
“我特别喜欢学生问我问题,但如果书上有的,我不会告诉他答案,要学会自主学习”“我希望有学生能问倒我,这样我会感觉到幸福”……在与学生的点点交往中,他不断付出爱,也收获学生满满的感动。有学生专门在门口等着他下课,只为说上一声感谢;也有学生在他空间留言、发微信消息,表达谢意。说着这些,他骄傲极了!“希望学生们都发展得好!”
超“酷”法医 要为生者权,替死者言
课堂之外,李老师还是一名法医,为生者权,替死者言。现实生活中不像刑侦剧里西装制服意气风发,网剧《法医秦明》般的艺术加工,更多的是繁复。每年他要接手300多个案子。面对各种案件,更见识人性的复杂。他说“坚持事实,坚持真理,让不能开口的尸体‘把真话说出来’”。在公检法,在业界专家学者间游走,他练就了一颗“强心脏”,也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深入。
他讲到曾参与的两个案例,一个身体很壮的女性洗车工突然死亡,家属质疑医院处置不当,医生面临多方压力,但经解剖鉴定,死者是死于盆腔肿瘤引起的肺动脉栓塞,而这个病症目前还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。真相大白后,当事医生当庭痛哭。还有一位园艺工人饮酒后吃下感冒药猝死,家属怀疑感冒药是假药,但经鉴定死者死于小脑动脉破裂,与吃药并无关联。也因为法医的职业属性,他往往置身于矛盾的中央,对此李老师淡然并坚定:“做我们这行,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和知识储备。”正是在业界的实践磨砺,李老师将理论融于脑中,课堂案例信手拈来,生动晓畅,让学生喜欢到“不想下课”。
李老师是1989级的高考生,身材高大,一身侠气的他曾一心想考军校去当兵,却拗不过“威权”父母的选择——学医。五年泸州医学院本科求学,六年成都铁路分局医院骨科医生,再到考取四川大学华西基础与法医学医院研究生,拜入法医界权威廖志钢老师门下。廖老师一手扶持,建立并发展到如今规模的鉴定所,师生间建立了亲如父子的关系,也正是这样的传承,2009年他来到成都大学教学后,将这样的热忱一直延续……
“心底始终有一种教师的情怀,想做一个播种的人,把学到的东西传递下去”。
“你们别采访我了,本就是做了该做的事情,没什么值得夸耀的”!
来源于:成都大学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