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公告
招生公告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招生公告 > 正文

高考温馨指南—高考备战过分关心家长情绪控制最重要

2012年06月01日 13:13

       距高考越来越近,家长的临考紧张焦虑越发严重。心理专家表示,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稳定的备考环境,家长情绪控制很重要。

  家长过分关心适得其反

  考生王悦在房间里做题,几乎每隔半小时妈妈就会进房间一次,有时候送吃的,有时候送喝的,有时只是进来看看王悦是不是还在复习。王妈妈的频繁进出,让王爸爸有了意见:“你这样老进女儿房间,让她还怎么复习?那么晚了还给她炖那么油腻的老鸭汤,怎么吃得下去!”王妈妈辩了几句就不敢作声——因为怕干扰女儿复习。而王悦在房里将父母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,次数多了,有一次她情绪失控朝母亲嚷嚷:“我以后在房间里复习的时候你别进来。”门一锁就不再理会外面担忧不已的父母了。

  王悦的妈妈深感委屈,于是打电话给精锐教育的心理老师夏耘诉苦,觉得女儿不懂事,把她的付出视若无睹,同时王女士担忧,女儿情绪失控是不是因为复习的压力引起的。夏老师劝解王妈妈时建议说:“孩子们临考前夕面临压力是很正常的,他们希望父母的陪伴,而不是监视。在孩子复习的时候,家长可以静静地在屋外看电视或看书,让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出来休息,并与他们聊一些与高考无关的话题。”夏老师认为,给予孩子充满信任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专家指出,考生面临的最大的压力通常并不来自于高考本身,而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。有些考生明确表示,考不上名校“最怕对不起爸妈”。

  正确看待考前焦虑

  高考志愿填报接近尾声,考生们都最终决定自己的目标后,紧张情绪比之前几个月马拉松复习要缓解不少。心理学专家认为,与临近考试却已心思涣散的状况相比,适度紧张焦虑能激发潜能,获得更好的成绩。但如果考生出现长时间失眠、脾气暴躁、身体不适等比较严重的状况,就需要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冲刺。

  提醒家长:“这个阶段的考生大部分并没有家长想象中那么焦虑,他们已经确定自己报考的院校,因而能产生‘正向的能量’。家长此时只需要做到充满信任地陪伴,足够的后勤保障,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此时出现的一些考前焦虑。”夏老师补充,考前的放松活动对考生来说很重要,考生有时候需要一些娱乐活动,也是自我调节的一种做法,家长也无需过多干涉。

  此外,有不少家长希望用外部的激励来鼓励孩子认真复习,或用激将法来激励孩子向“别的孩子看齐”,但这些在夏老师看来都是“精神污染源”,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,反而会让考生出现“破罐破摔”的逆反心理。 

       高考前最后一周 让孩子在轻松中度过

       事实上,在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备战中,大部分孩子的水平已经定型了。这段时间家长再去敦促孩子进行题海战术,不仅不能让考生成绩在短时间内有多大提升,反而容易给考生带来紧张情绪,影响其心情,致使考生发挥失常。最好的做法是尽量让考生临考前一周的生活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,既不能临阵磨枪,也不能让孩子过度放松。尊重孩子意愿,不额外给孩子增加压力,让他随自己的想法去备考,是最好的做法。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复习得不错,有一定把握,想休息放松一下,例如打打羽毛球、近郊休息一两天之类的活动,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,不“耍”过头,家长就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。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复习好,有很多考点都没掌握到,想要趁最后这几天时间抓紧复习。对于这种考生,建议考生进行适度地规范性训练,例如书写字迹、解题步骤、检查习惯等。从以往考生答卷经验来看,在规范性动作上丢分的不在少数,最后一周时间用来修正这部分习惯,既轻松又能收到较好效果。